让我们用可视化领略费纳德如何在各自“平行空间”“独裁”当今网坛
今天的主角:3位当今网坛的“超级C位英雄”——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以下简称德约),我们将用可视化一起来领略他们如何在过去长达15年间,在各自的“平行空间”里“独裁”男子网坛,这确实是一部已经拍了十几年还未拍完的伟大剧集
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天主角的小档案:全部已进入而立之年,全部来自欧洲,全部占据Top3,大满贯冠军个数全部超越桑普拉斯的14个
90年代看桑普拉斯打球(暴露年龄了…),觉得桑神已经够厉害了,14座大满贯,连续6年世界第一,这些记录很难再被超越,没想到不到20年的时间,随着今年年初德约第7次捧起澳网奖杯,桑神的大满贯记录被同时代的三位选手打破,这在任何一项运动的剧本中都是罕见的
说到大满贯,我们先来看看这条故事线是怎样发展的,自2003年费德勒夺得第一座大满贯(温布尔顿)以来,三位主角垄断了超过80%的大满贯冠军,更恐怖的是,在三位都超过30岁之后,居然还能持续垄断——17年至今三巨头已垄断所有大满贯,在这之前也有多达5年的垄断(06,07,08,10,11);另外,三人全部都是全满贯获得者(全满贯指拿齐四大满冠),公开赛年代以来,只有阿加西和这3位获此成就,连桑普拉斯也未曾做到过
如果我们只看他们获得大满贯的总数(20,17,15),往往会忽略一些重要剧情,让我们按照年龄看看他们获得大满贯的累积情况,也就是把他们当三位同龄人来看剧情的发展(是不是有点“平行空间”的感觉),voila!纳达尔占得先机,年仅19岁就获得法网冠军,德约20岁首夺澳网,费德勒相对最晚,21岁才首夺温网,不过在大概23~27岁之间的夺冠速度是最惊人的,德约的“恐怖时代”来得比较晚些,纳达尔由于较“偏科”夺冠速度较平缓些;费德勒在27岁之后虽然受纳达尔和德约的冲击越来越大,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甚至在35,36岁的高龄还能拿下3座大满贯,德约和纳达尔还能有费德勒这样的延续吗?我们期待续集
我们再来换个角度看看剧情的发展——排名,自2004年2月2日费德勒登上世界排名第一宝座,3人几乎垄断了到现在为止的头把交椅,仅仅除了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8月那么三十几周易主,猜猜这段时间是谁占据的头把交椅?Bingo!穆雷
如果我们再根据他们转职业后的周数来看排名的变化,也就是同样的“平行空间”技法,就会发现纳达尔进入高位排名的时间最早,这和他夺得大满贯时间早也是吻合的,费德勒相对来讲有点“大器晚成”了,将近23岁才坐上头把交椅;他们在30岁左右都经历了一些低谷,费德勒虽然随着年龄增长波动越来越大,但仍然越挫越勇,越战越智慧,越打越“养生”,甚至在36岁高龄还占了几周头把交椅,都快年满38了还看不到要退役的迹象;纳达尔相对来讲打法比较“偏科”也比较烧身体,所以波动来得更早更多(伤病相对最多),但三位伟大主角处在同时代的精彩更在于,“你的敌人让你更强大”,纳达尔也在不断进化;德约在进入高位排名后的统治力是惊人的,不过刚入30岁就经历了一次大低谷,之后又恐怖回归;三位在各自“平行空间”的追赶还在继续,剧情的精彩程度并没有因年龄增长而减弱!
接着上图我们还可以看看他们在各自“平行空间”里的排名第一周数累积情况,可以看出纳达尔又是发家最早的,不过之后趋缓;费德勒一旦坐上头把交椅就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就开始走“养生”路线;德约反倒上“C位”的时间较晚,可能前面费德勒和纳达尔两人抢戏实在太厉害;从总趋势看未来德约在C位霸占的时间上更有机会超越费德勒
除了“C位”争夺的总时间,我们还可以看看年终“C位”获得者的变化,从2004年至今3位主角只给了小配角穆雷一次“C位”露脸的机会,费德勒和德约分别瓜分5次,纳达尔4次
以上只是男子网坛的“C位”,让我们再把视线拉得更开一些,看看世界体坛的“C位”,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可以算比较有说服力的反映全球运动员实力和影响力的奖项,2005年至今的15届劳伦斯奖中,三位网坛“C位”霸主居然霸占了10届劳伦斯奖的“C位”(最佳男运动员),足见世界体坛对这三位网坛主角影响力和他们所做贡献的认可,另外,费德勒和纳达尔还得过最佳复出等奖
作为网球迷,这确实是令人幸福的时代,在同一时代有三位“超级C位英雄”在谱写这部宏大的剧本,堪比漫威系列,且还未完结,谁将成为GOAT(Greatest of All Time 史上最佳)还远没有定论
感谢这三位为我们献上的一部部经典战役,更感谢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正能量,在“趁年轻996一把”的今天,在80后甚至90后早已自称“大叔”“老阿姨”的今天,是这三位80后不断用行动告诉我们理想而不是“被画饼”,智慧而不是迷失,追求卓越而不是蹉跎的伟大意义
ViStory 是Leafboat工作室的可视化专栏,数据就是最好的剧本和故事板,欢迎关注并给我们提出宝贵建议